找到相关内容183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

    和超越境界。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和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  为了追求解脱,实现超越,成就佛道,禅宗提供了种种途径与方法。  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

    陈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2163920.html
  • 从唐代传奇的“猿猴”形象看佛道教差异

    进行界定,有时候甚至把他们塑造得超出了凡人,比如《杨叟》中的“猿僧”,在人类面前,它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谈吐不凡的气度,大概是凡人宗素之流所无法企及的吧。  如果说佛教思想对于唐传奇有着深刻的影响的话,...于佛家。如果说佛教影响下的唐传奇中猿猴形象是“人化”的话,那么道教色彩下的猿猴形象则侧重于它的“原生态”,即不管是从外形还是内心,都是作为“兽类”而存在的,并恪守这个界定。由于道教讲求养生,那么就有修炼...

    喻霏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2664111.html
  • 一部研究韩国新宗教的拓荒之作

    面向个我、面向现世、面向世界。新宗教的大量出现使得世界宗教市场呈现出多元涌动、多元抗争、多元发展的局面。  对新宗教的认识和界定,应该足以传统宗教的坐标系米确定的。也就是说,正传统宗教的背景下,新宗教...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学术空白。作者以现代韩国社会为背景,以韩国新宗教的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新宗教的概念的界定、新宗教产生的原因、新宗教与传统宗教的关系、新宗教与民众的宗教意识、新宗教的社会功能、...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1280581.html
  • 新写西域文化界说

    界定西域文化,失之过窄,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态都不能涵盖西域文化的全部内容;若以广义界说,有失之过宽,许多单元的文化并不包括在西域文化范围内,充其量是文化交流与影响的问题。那么,如何界定西域文化更为准确呢...必须在这样一个历史氛围中去界定西域文化,才能还原它的本来面目。   在比较文化学视野中,一般把文化表示为:民族精神与思维模式——语言符号系统、社会关系——社会生产与个体行为方式:   这其实是三种...

    仲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25783813.html
  • 《宗教管理学》述评

    公共领域、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层面,从宏观的角度对宗教管理行为作了现代管理科学意义上的界定和分析,并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各宗教组织自我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该书的简介中说,该书是一部运用管理学和宗教...世纪管理的挑战》中,抛弃了传统上认为“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的旧范式,对管理学科范围作了十分广泛的界定,他认为管理是普遍存在于所有各类组织中的一种特定的器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构建“宗教管理学”的构想既是...

    雷春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450884773.html
  • 宗教事务管理与公共利益保护

    作为社会实体而产生的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关系、行为或者活动。因为涉及公众利益,宗教事务就必须由法律予以规范,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1] 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有无法律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宗教事务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在宗教事务管理中应当如何妥善处理公共利益的问题。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   公共利益在我国法律上的表述通常是“公权力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代金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15985426.html
  •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

    成就了欲界定。如《瑜伽》卷13云:“或有缺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诸心、心(所)法。彼心、心(所)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若在此基础上生起了身心轻安,才算得定,也就是获得了...此等善根之真伪,应以本法修治:如发不净观禅,还修不净观,随所修时,境界增明,此则非伪。若以本法修治,渐渐坏灭,当知即是邪相。  (2)定境之邪正  由于方便修习,定力增长,获得欲界定或未至定,《禅》卷...

    如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0239501.html
  • 韩镜清老居士功在千秋

    安立出了万法的“自相”。   这个能分别识的名言相,也可以叫做能相,即能界定事物的识的名言相。能界定的方法就是起名字和下定义,表现出来的名言相就是所起的名字(名)和所下的定义(言),实际上我们说的每...叫做所相,即名字和定义所界定事物的名言相。所相就只有名言相,而没有所界定事物的离言自相,因为这些事物根本就不是实际存在,而只是凡夫意识中的主观映象和想像。一般人会误认为意识(包括前五识,因为前五识实际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0647430.html
  • 《俱舍论》概述

    智的功能在断见惑。至於定,分为生得定及修得定,此两种定,各 有四色界定(四禅)及四无色界定,每一定又分有近分定及根本定。由智及定的功用,可渐次证入贤圣的果位,断惑证真的阶位过程极为繁复,现在只能略述...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1351534.html
  • 无念、无分别的探究

    分别,却是如幻假名的分别,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无念、无分别。   这是由四念处进入无念、无分别的般若智慧。   另外,也不妨以唯识学的角度来解释。   唯识学把迷妄分别界定为“识”,把般若的无分别界定为“智”。智慧的禅修,就是“转识成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思想、见解)为...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1654533.html